守住钱袋子!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正式启动!
认清这些“坑”,千万别踩!
1、“高收益”理财陷阱:承诺远超市场正常水平的超高回报(如“保本保息”、“月息2%以上”),往往是非法集资的幌子。记住:天上不会掉馅饼,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!
2、“虚拟货币”、“区块链”骗局: 利用新概念炒作,宣称“一夜暴富”,诱导投资虚假平台或空气币,最终卷款跑路(俗称“割韭菜”)。
3、“无抵押、低门槛”网贷陷阱: 一些非法网络贷款平台打着方便快捷的旗号,实则收取“砍头息”、设置高额违约金、暴力催收,甚至演变成“套路贷”。
4、“养老投资”、“以房养老”骗局:打着关爱老年人的名义,以投资养老公寓、预售床位、抵押房产理财等为诱饵,非法吸收老年人毕生积蓄。
5、“假冒金融机构”诈骗:冒充银行、保险公司、证券公司等正规机构工作人员,通过电话、短信、社交软件等方式,以账户异常、退款理赔、升级服务等为由,诱导您提供银行卡号、密码、验证码或进行转账操作。
6、“刷单返利”、“兼职赚钱”骗局:前期小额返利获取信任,后期诱导大额投入或垫付资金后消失无踪。
防范非法金融,牢记这几点!
1、核实资质是前提:投资理财前,务必通过官方渠道(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、相关行业协会官网)查询该机构是否具有合法金融牌照。无牌照不参与!
2、警惕“高收益”诱惑:对任何承诺“稳赚不赔”、“超高回报”的项目都要高度警惕,保持理性,多问几个“为什么能这么赚钱?”。
3、保护个人信息和密码: 不轻易透露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。不点击不明链接,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。
4、多方咨询不盲从:对于大额投资或涉及新型、复杂的金融产品,多向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咨询,或与家人朋友商量,切勿盲目跟风。
5、认清非法集资本质:非法集资通常具有非法性、利诱性、社会性特征(未经批准、承诺高回报、向不特定公众集资)。遇到符合这些特征的活动,请坚决远离。
6、转账汇款要谨慎: 凡是陌生人要求转账、汇款、提供验证码的,务必通过多种途径反复核实对方身份和事由。不轻信!不转账!
7、下载官方APP: 办理金融业务,请通过手机官方应用商店下载金融机构的正规APP,谨防下载山寨软件。
遇到可疑情况怎么办?
立即停止操作! 停止转账、停止提供个人信息。保存证据! 保留聊天记录、通话记录、转账凭证、宣传材料等所有相关证据。及时举报!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(拨打110)。向金融监管部门举报(可通过12378金融消费者投诉热线或当地金融监管局官网)。涉及非法集资的,可通过“国家非法集资举报中心”平台(网站或小程序)举报。
防范非法金融活动,守护财产安全,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!
相关热词搜索:
上一篇:2025年5月 | 第五个“民法典宣传月”
下一篇:最后一页